收藏1 浏览1865
非原创
《反恐怖主义法》颁布6周年 - 预防恐怖活动基础知识
国家反恐办 | 更新时间:2021年12月23日

12月27日,是《反恐怖主义法》颁布6周年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是一部全面、系统地规定有关工作体制机制和手段措施的综合性法律,是反恐怖主义工作的基本法。它的颁布实施对依法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,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,维护国家安全、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

一、什么是恐怖主义?

恐怖主义,是指通过暴力、破坏、恐吓等手段,制造社会恐慌、危害公共安全、侵犯人身财产,或者胁迫国家机关、国际组织,以实现其政治、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。


二、什么是恐怖活动?

1、组织、策划、准备实施、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、重大财产损失、公共设施损坏、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。

2、宣扬恐怖主义,煽动实施恐怖活动,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,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、标志。

3、组织、领导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。

4、为恐怖活动组织、恐怖活动人员、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。

5、其他恐怖活动。


三、恐怖袭击方式有哪些?

常见的恐怖袭击方式包括刀斧砍杀、驾车冲撞碾压、纵火、爆炸、枪击、劫持、投放危险物质等。此外,恐怖分子有时还会通过利用网络、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实施破坏活动。


四、恐怖袭击的特点

1、多针对无辜群众不加选择地实施袭击,妄图造成最大伤害。

2、恐怖分子多会在袭击现场展示、散发、呼喊象征恐怖组织或恐怖主义思想的标识或口号。

3、袭击方式多选择暴力手段,烈度大、破坏性强,极易对人的心理造成恐慌。

4、常为多人共同作案。

声明:本栏目仅作为投资者教育用途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,南京证券投教基地力求本栏目所涉及信息准确可靠,但并不对其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。